- 企業推廣分銷B2B平臺
- 累計為企業宣傳展示1.2億次以上
- 分銷模式,讓每個人都愿意幫您做生意
- 30多萬銷售員注冊,快速對接銷售渠道
土壤質量的好壞關系著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以及糧食安全,創造健康的耕層結構是提高土壤生產力的重要途徑。而土壤耕作不僅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增產措施,也是調理和遏制土壤耕層退化、改善土壤環境最直接的措施。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土壤與土壤耕作的知識,與大家共同探討和交流。
土壤
我們通常所說的土壤就是指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植物收獲物的疏松表層,它是進行農業生產的基礎,不僅給植物提供生長場所,還為作物生長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
土壤質量的好壞關系著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以及糧食安全,創造健康的耕層結構是提高土壤生產力的重要途徑。而土壤耕作不僅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增產措施,也是調理和遏制土壤耕層退化、改善土壤環境最直接的措施。
1. 土壤特征
土壤能夠生長植物,主要是因為土壤能夠提供和調節植物生長發育不同階段所必需的水分、養分(肥)、空氣和熱量等因素,一般將土壤的水、肥、氣、熱等物質因素和能量條件稱為土壤的4大肥力因素。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質特征,由組成土壤的固態、液態和氣態3相物質決定,這3相物質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是構成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土壤肥力可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兩種類型。自然肥力是指單純受成土母質、地形、氣候、生物等自然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肥力,是自然成土過程的產物。人為肥力是指由人類進行農業生產活動而創造出來的肥力,是開墾、耕作、種植作物、施肥、灌溉、改良土壤等農業技術措施作用的結果,是人為勞動和土壤熟化過程的產物。
在農田土壤里,既包含自然肥力,又存在人為肥力。其中能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產生效益的土壤肥力又稱為有效肥力,通常用氮、磷、鉀等速效養分含量來表示;而暫時不能發揮效益的土壤肥力稱為潛在肥力。
合理的農藝技術措施,可以將潛在肥力轉化為有效肥力,讓土壤肥力充分發揮增產、增收作用。
2. 有機質含量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壤中含碳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土壤有機質主要來源于各種植物和農作物的根茬、莖稈、落葉和動物的排泄物、微生物殘體和有機肥料等。
在北方旱地的農田土壤中,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只占土壤總重量的1%~3%,主要集中在耕作層表土;東北肥沃黑土的有機質含量多半在4%~6%,山西省黃土高原的摟土和黃綿土普遍在0.5%~1.8%。
有機質含量雖然少,但是作用卻很大,它是作物養分的主要來源,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動能力,調節土壤酸堿度,提高農作物產量。
增加土壤有機質的方式很多,比如覆蓋在地表的作物秸稈和殘茬,土壤動物(如蚯蚓等)、微生物殘體及其排泄物,以及在地表覆蓋各種綠肥、有機肥料和雜草等。
3. 土壤分類
土壤都是由大小不同的礦物質顆粒,以不同的配比組合而成的。各種礦物質顆粒在土壤中的相對含量,稱為土壤質地或土壤的顆粒組成。
據此可以把土壤分成3類:砂粒含量在50%以上、粘粒含量少于30%的土壤稱為砂土;粘粒含量超過30%的土壤稱為粘土;粘粒含量小于30%、粉粒含量40%左右、砂粒含量20%左右的土壤稱為壤土。
不同質地的土壤,其肥力特點各異,種植的作物也不一致。其中壤土的粉粒含量高,并含有適量的砂粒和粘粒,質地均勻,兼具粘土和砂土的優點:保水保肥能力強,有機質及氮、磷、鉀素含量高,通氣透水性能好,易耕易種。因此,壤土是土壤中最理想的一種質地,我國許多高產穩產農田及主要糧食生產基地的土壤,其土壤質地多屬壤土。
我國北方旱作農業區內各種土壤的質地,主要是以壤土質地為主的砂粉土、粉土和粉壤土。如東北地區的黑土,西北地區的黑壚土、黃綿土、褐土、摟土等,其粉粒含量高達30%~50%,粘粒含量在14%~26%。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土壤在耕作及利用不當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水蝕和風蝕,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是根據作物發育和生長對土壤的要求及土壤特性,利用機械或非機械方式對土壤進行定向擾動,調節耕層和團粒結構分布,創造蓄水性強、微生物活性穩定、土壤結構疏松,利于作物根系分布、養分吸收和安全生長的理想根區環境。
土壤耕作對改善土壤環境,協調土壤中各肥力因素間的矛盾,充分發揮耕地生產能力起著重要作用。采用合適的土壤耕作技術,對減輕勞動強度、節約能源、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都有積極的作用。
土壤耕作措施有很多種,按照對土壤作用的性質和范圍,可分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兩大類。
基本耕作指入土較深、作用較強烈、能顯著改變土壤性狀、后效較長、消耗動力多的土壤耕作措施,包括翻耕、深松、旋耕等。